异常梳理

前提: 
查看 代码组织管理相关介绍以及体会异常处理的目的
    * 异常处理目的在于当后端处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对可以处理的异常进行拦截并处理,从而保证页面的形式化正确。

步骤:

1.确定代码处理中需要处理的异常

  • 实质就是在保证程序按正常逻辑处理的前提下,对其中影响逻辑处理的(可能存在异常的) 变量 值进行检查,常规的变量检查如下
    • 输入参数
    • 用户权限(操作权限)
    • 处理过程中影响正常逻辑处理变量的检查

2.异常处理

  • 异常处理通常分为两种,中断程序执行和对异常进行容错处理,程序继续执行
    • 中断程序 执行: 一旦异常发生,立即抛出异常,中断程序执行流,在产品级异常定制区对异常进行定制(如图1,在编号1代码段抛出异常时,编号2代码段将得不到执行,在编号3代码段处对编码1抛出的异常进行定制。图2即用户登录时抛出异常,直接中断进程,并给出提示)
    • 对异常进行容错处理:将会抛出可容错异常代码段放到无异常串行中并在下方增加产品级异常定制和异常拦截对此异常进行容错处理,进而不中断程序执行流 (如图3,在编码1代码段抛出异常时,编码2代码段对其抛出的异常进行容错处理,编码3和4代码段会被执行[即不中断程序执行流]。图4即,用户在进入页面时权限判断抛出异常,对该异常进行容错但不中断进程,返回数据并给出异常提示 )

图(1)

图(2)

图(3)

图(4)

注:
1.目前在代码段不能正常执行时,都会抛出异常(内置错误),那么如何在0逻辑处理过程中自定义异常呢?
      * 通常处理过程为:通过标准条件判断对标量进行检查,然后在其下方增加为真时执行,通过错误信息提示代码段抛出(制定错误码的)异常 
2.内置错误码为负数,自定义错误码为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