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整理信息表

流程图到信息表

信息图从流程图来,具体的绘制步骤是:

  • 依次查看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方框及其注释
  • 考察这个动作及其注释是对哪些信息进行操作(读/写),如:当看到消费者泳道里的注册动作,我们可以想到“这个方框及其注释涉及到(消费者)的(姓名、手机号、密码)”,对姓名、手机号、邮箱进行了“写”操作
  • 将归纳的信息点按逻辑结构(谁属于谁的关系)补到信息表中
  • 继续从第1步开始,直到流程图中的所有方框都考察完毕,我们至此得到了完整的信息表
注意事项

在整理信息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注意区分“动作”和“信息点”
  • 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例如某个操作的“时间”,此类信息点需要写出
  • 来源于外部系统的信息点,也需要写出来
使用信息表进行完整性检查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流程图其实是各种人在各种时间操作着各种信息,完整性指的是作为承载这些信息流动的系统,需要保证信息点有来有去,没有多余无用的信息,也没有凭空出现的信息。我们用“+”表示信息点录入了系统,用“-”表示信息点在系统中进行了呈现及使用。

检查各信息点,是否有+和-:

如果只有+,需要重新规划页面并更新诉求树,如果仍无法解决或需要和业务方确认,则将此信息点加入闭环检查报告中的“疑似多余的信息”,检查其它信息点

如果只有-,需要重新规划页面并更新诉求树,如果仍无法解决或需要和业务方确认,则将此信息点加入闭环检查报告中的“缺少录入的信息”,检查其它信息点

如果既有+也有-,说明此信息点OK,检查其它信息点

如果既没有+也没有-,说明此信息点还没有在现有页面中用到,考虑是否信息点是冗余还是留作后用,还是作为关键信息点在界面中有遗漏,之后检查其他信息点